
4月24日,成都縱橫聯合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在蓉召開“5G網聯無人機”行業峰會暨成果發布會。
縱橫與成研院,首次實現了通過5G移動蜂窩網絡,對無人機進行飛行控制,完成5G無人機的實時航線規劃、超清視頻實時回傳、飛行控制與導航數據實時分析的高性能數據鏈流程測試。
無人機系統分為無人機平臺系統、自動駕駛儀系統、數據鏈路系統、任務載荷系統和地面指控系統五大分系統。
數據鏈路系統是無人機平臺系統與地面指控系統的紐帶。數據鏈系統將機載端的任務規劃信息、遙控遙測信息、任務載荷的數據信息和地面指控系統進行雙向通信,完成無人機系統的人機交互。
5G蜂窩移動網數據鏈提供的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和低功耗,可以代替無人機中的數據鏈路系統。
活動現場,縱橫聯合成研院,發布了首次以5G網絡為核心的無人機云、網、端、安全及應用的端到端系統化解決方案。方案涵蓋應急通信,消防,測繪等多個領域,實現了5G網聯無人機結合應用場景的實質性創新。
2018年年底,縱橫與成研院等企業一起,制定“5G+無人機”網聯飛行方案。2019年1月,成研院分別在成都、綿陽無人機飛行基地開通5G NSA/SA低空連續覆蓋實驗網,完成無線網絡性能指標測試。
2019年3月,在成規模、多站點、連續5G網絡覆蓋條件下,成都縱橫CW-100D大鵬無人機監控系統搭載10多公斤重的5G-CPE開始測試任務。
任務中,CW-100D大鵬的機載吊艙任務系統,把采集到的視頻數據,通過5G蜂窩網絡的方式,推流到指定業務服務器上。地面控制終端和遠端業務平臺再向該業務服務器請求數據,以獲取當前機載吊艙任務系統所采集到的實時數據。
大鵬無人機飛行控制、實時航線規劃、超清視頻實時回傳、飛行控制與導航數據實時分析的高性能數據鏈流程測試等,皆在5G移動蜂窩網絡下進行。
多次試驗數據顯示,水平1500米,高300米范圍內,5G信號質量良好,完全滿足4K視頻和飛控數據傳輸。
“5G網聯無人機”充分把5G移動蜂窩網的3D MIMO、波束賦形、網絡切片等技術與無人機系統相融合,在全球首次實現了成規模、多站點、連續5G蜂窩移動網絡覆蓋條件下,由5G網絡實時傳送超清圖像數據、無人機遙控遙測信號,實現5G網絡與無人機系統的合一。
基于這一成果,5G網聯無人機設備的監視和管理、航線的規范將成為現實,可有效促進空域的合理利用,延展無人機的應用領域。
用大BOSS在會上的話來講,就是“對后續的無人機集群、大氣環境監測、數字三維建模、能源管道管理等應用的深入探索,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與5G相結合,未來,大鵬無人機將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