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疆走下神壇?深度解讀 IDC2016無人機行業報告)
OFweek機器人網訊:12月2日,全球著名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了重磅報告——《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大疆出貨量占比為52%,四個季度以來,首次下降。以零度智控為首的新晉廠商,份額漲至24.3%。
作為智能硬件行業研究人員,筆者將從以下四方面,重新解讀這份報告:
1.IDC的數據,可信?
IDC作為全球最權威的調研機構之一,根據其以往的數據看,總體出貨量預測誤差可控制在5%以內。以智能手機為例,IDC預測2016Q1三星、蘋果、華為的誤差分別為0.89%,0.81%和3.14%,就近期其公布的調研數據看,可參考性較大
2.出貨量=銷量?
若IDC數據沒問題,是否意味著大疆市場份額暴跌?
筆者更傾向的答案是:媒體解讀有誤
在IDC的報告中,統計的緯度是Shipment(即出貨量,也稱Sell-in)而非銷量(Sell-out)
廠商可以供貨10萬臺給經銷商,但經銷商可能只賣了1萬臺,此時出貨量為10萬,銷量僅1萬。業內人士分析,此次三季度零度智控份額暴漲,主要是因為新品Dobby在該時間段內集中出貨。但通過線下采訪無人機行業的經銷商得知,零度目前的實際市場銷售情況遠不及預期,銷量與出貨量存在較大出入。
回顧歷史,也曾發生過因實際銷量與出貨量不匹配而造成的企業危機:大疆曾經的頭號競爭對手3DRobotics就因采取過于激進的市場策略,讓代理大量囤,從而導致庫存滯銷,并最終于今年初宣布退出消費級市場
3.采用出貨量,IDC的無奈之舉
據從事咨詢行業的人士透露,目前IDC等調研機構主要從四方面獲取銷量信息:供應端、渠道端、需求端、第三方數據
調研機構若要估測出貨量,通常會對供應鏈企業及相關人員進行訪談或實地調研,對主要分銷渠道、海關數據進行信息監測,并結合第三方數據。
而若想了解實際銷量,則還需深入各終端零售渠道進行跟蹤,難度要大得多。
同時,無人機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各調研機構的調研網點、渠道并不如智能手機、PC等傳統CE行業,實際估算難度可謂難上加難。
4.真實市場,誰主沉浮?
有人說無人機,是一個典型渠道為王的行業
據無人機從業人員透露,目前國內無人機銷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幾個:
而目前無人機巨頭廠商,除了技術占優外渠道也幾乎被其壟斷,以IDC報告排名前三的品牌為例:
據線下零售商反饋,相比于大疆,零度智控、Parrot等依然存在渠道劣勢,更別說新生代無人機創品牌。對于新品牌而言,電商平臺和連鎖CE大賣場,憑借著進入門檻較低的優勢,或許是他們的最好選擇了。
然而當再仔細分析一下目前的電商平臺,便知道對新廠商而言,其實情況并不理想。
以淘寶30天銷量最高的30家店鋪為例進行統計:
讓我們再看看京東的情況,由于京東并不公開銷量數據,我們僅能對比買家的評論數,作為相同品類,我們可以推測評論數和實際銷量存在正相關關系。
從數據上看,雖然眾多新廠商在迅速崛起,但目前暫時還難以動搖大疆的市場地位。
結語:未來,誰來破大疆的局?
筆者認為,在未來顛覆大疆的廠商可能為以下兩類:
1.在材料、技術及對應的應用場景中,取到突破性成果的廠商(如口袋級、長續航、高畫質智能無人機)
2.傳統大牌廠商的跨界產品(如:華為、三星)
前者依托差異化競爭迅速占領垂直市場,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的需求。
而后者,則是利用原有的品牌和渠道影響力,打破大疆的渠道壟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