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農業大國,18億畝基本農田,每年需要大量的農業植保作業,我國每年農藥中毒人數有10萬之眾,致死率約20%。農藥殘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數至今尚無官方統計,想必更是一個驚人數字。植保無人機服務農業在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中國無人機的需求越來越明顯。
《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明確的“一控二減三基本”方針,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地膜、秸稈、畜禽糞便基本資源化利用。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在“一控二減”方面,無人機將發揮巨大作用。采用無人機作業,可直接節約用水量90%,減少農藥30%-50%。
農機化生產中的植保缺位不僅與當前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發展趨勢不相適應。利用無人機開展施藥技術的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
農機合作組織、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在消費主體中的比重正以1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長,新型農業主體的崛起,以及新形勢下農資市場的一系列變革,都在為我國農用飛機作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有利條件
1:市場擴張基礎
隨著家庭農場、土地流轉、服務組織的升溫,給農用無人機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農用無人機正在成為農機行業新的亮點和熱點,但在農業實際作業中還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據參加展會同期舉辦的農用航空發展研討會的專家預計, 2015年,農用航空器國內需求量將達到2000臺,到2020年不低于10000臺,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預計未來10~20年,無人機植保比重將持續替代,市場規模將持續膨脹發展。
2:無人機植保有效規避農藥毒害人類
植保無人機作業高度低,飄移少,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可遠距離遙控操作,噴灑作業人員避免了接近農藥的危險,噴灑作業安全。 (閩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