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6月28日電 (李如勝)大數據時代,基于空間的數據采集至關重要,傳統地理空間數據的獲取方式已不能滿足空間信息需求,無人機逐漸成為航空遙感數據獲取的“標配”。無人機機身小巧靈活、運行成本低,可以進入傳統手段無法覆蓋到的領域進行航攝,自動化、智能化、專業化地快速獲取精準的空間遙感信息。
近年來,湖北地理信息企業在挖掘釋放無人機在空間數據獲取方面蘊藏的巨大潛力和能量。武漢智能鳥無人機有限公司研制的無人機,可搭載紅外和高清攝像機,高質量成像系統結合正射云臺,進行低空遙感攝影。其中,智能鳥多軸八翼無人機能兼容北斗/GPS雙模衛星定位系統,集成了多種高精度傳感器,搭載的云臺可360度全視角拍攝,用于執行資料收集、搜索等空中任務。小型電動固定翼無人機可以完成1:500-1:2000比例尺專業航測飛行任務,在山區、河流、城市等區域均有出色表現,尤其是在農村土地確權和高精度小范圍測繪方面優勢明顯。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機,飛行高度可達5200米,抗風能力由6級上升到7級,可在高海拔寒區用遙感方法進行航空測繪,影像質量優良,精度達到厘米。
據了解,武漢·中國光谷地球空間信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北省航測遙感院、武漢智能鳥無人機有限公司組建了湖北省無人機自然災害應急中心。當自然災害發生時,無人機能夠迅速到達人無法到達的危險區域,實時監測,獲取災區高分辨率航空遙感影像,傳到地面控制中心或網上。
未來,湖北將利用無人機低空遙感數據獲取的優勢,組建無人機遙感信息采集網,打造一個全覆蓋、快速響應的高精度低空遙感數據獲取中心,全面提升湖北地球空間信息數據獲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