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延津縣僧固鄉史良村,一架直升無人機,在村西麥田上空展翅飛翔。附近的村民,都放下手中的活兒前來觀看。飛機的主人,是附近小布村的黨支部書記孟慶珍。
孟慶珍還兼著村里的農業技術協會的會長。大家一邊看新鮮,一邊問他,“這飛機能坐人不能?加一次油,噴藥能噴多少畝?噴藥施肥,效果怎樣?怎么操作……”聽到這些,老孟笑著分別解答。
農用直升無人機在空中噴藥施肥。 本報記者 王藝元 攝
孟慶珍為村民講解農用直升無人機。 本報記者 王藝元 攝
停在地上的農用直升無人機,機身為銀灰色,長2.5米。螺旋槳為淺黑色,長3米。整機全重60公斤。飛行作業時,由專業人員在地面遙控。說話間,隨著一陣悅耳的聲響,飛機在東西向的機耕路上發動,隨即升空飛入道路北側的麥田。先是以兩米左右的高度平飛,隨后急升20多米。懸停片刻,直降后平飛返回。
“飛機最高能升60多米,給大樹噴藥也中。上面有陀螺儀、接收儀,都是高科技!”孟慶珍說。
孟慶珍1964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2年入黨,1985年退伍。回村后,他當過村委會主任。1993年至今,擔任村支書。小布村緊靠縣城,他積極帶領全村21個黨員,引導村民發展蔬菜大棚。為讓村里400多座大棚的產品銷路順暢,他又建起蔬菜批發市場。如今,1200多口人的小布村,年人均收入在萬元上下。
眼下,農民種地多個環節已實現機械化。但是孟慶珍看到:灑藥治蟲等農活兒費時費工。由于打藥引起村民中毒的事兒,在遠近村莊時有發生,于是,他就想搞“航空植保”。
馬年春節前,他投入32萬元,買了兩架農用直升無人機,準備面向全縣140多萬畝小麥、玉米和花生作物開展噴藥施肥服務。根據有關政策,享受16萬元補貼。近一個月來,連試飛帶作業,已經出動了10多次。誰料業務剛開張,就被山東省金鄉縣“搶”走。6天時間,為蒜農灑藥3000畝。用飛機灑藥施肥,一分鐘就能搞定一畝地,收費也不高。所以,許昌、駐馬店和附近原陽縣等地,需要服務的農民最近都來找他。
孟慶珍說:“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離不開踐行黨的宗旨。身為一名老黨員,我能用飛機為群眾服務,心里感到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