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對于中國的無人機在東海正常巡邏,日本媒體大呼小叫爭相炒作的同時,甚至放言“對于‘侵犯日本領空’的無人機,防衛省考慮將其擊落”。此話一出, 引發廣泛關注。從現實來看,像美國的“全球鷹”,中國的“翔龍”這些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并沒有作戰的功能。即便雙方的無人機在空中相遇,也仍然是“你干你 的,我干我的”,互不妨礙。但從長遠來說,攻擊對方無人機,甚至雙方的無人機實施空戰的可能性的確很大。
談到未來在釣魚島是否有可能爆發史上第一次無人機的空戰時,李杰表示,無人機空戰將來是有可能,但是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提到這個觀點,現實意義不大。現在各 國發展無人機都是“察打一體”,就是偵察和打擊是結合的,主要是打擊地面目標或者海上目標,比如說如果具體到一個島嶼,就是打擊這個島嶼周邊巡邏的艦只、 護航的艦只或者打擊島上的人員和設施。
李杰說,將來有可能發展作戰的無人機,無人機和無人機之間作戰不能說沒有意義,但是在目前情況下,這種作戰解決不了戰爭的根本問題,所以,它只能是起到一 個輔助作用。在可預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無人機之間的空戰,不是決定戰場的主要作戰手段,應該說未來作戰,任何一場海空戰,可能都是要以體系作戰來 決定最終的勝負。也就是說,要有很強的制空權或者制海權,包括制太空權,制電磁權,只有這幾方面都掌握了,才能在任何局部地區,或者島嶼和海上,有效地掌 握主動權和控制權,那時候才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