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海軍才發布了對“艦載無人空中監視和攻擊”(UCLASS)系統的需求,十月,工業界有望收到招標書草案。將新型的先進軍用飛機從這個階段推動到服役階段一般需要超過10年的時間,但海軍作戰部長認為,航空母艦不能坐等這項能力。
在8月25日的“國際無人機系統協會”(AUVSI)研討會上,蓋瑞·羅夫黑德上將(Adm Gary Roughead)表示:“對于我來說,2018年的時間進度實在太慢了!認真地說,對于這些系統能夠盡快裝備,我們已經開始感覺到緊迫感!”
海軍還沒有驗證過無人機在航母甲板上安全使用的能力,甲板是一個狹窄、繁忙的空間,充斥著電磁能量,極易對操控無人機飛行的信號產生干擾。在合同支持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將在以后的三年中繼續驗證使用X-47B的能力,試驗工作也將驗證無尾飛機能夠在控制之下飛得足夠慢,以實現在航母甲板上著陸的能力。
羅夫黑德上將表示,我并沒有輕視技術挑戰,但是我們確實需要向該項目有所傾斜,而且要考慮我們如何能夠將該項目推進得更快。與此同時,海軍正投資幾十億美元買入第一批約260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C艦載攻擊戰斗機。羅夫黑德上將表示,在加緊將無人系統搬上航母的同時,我們也正在向前推進“聯合攻擊戰斗機”(JSF)卓越作戰能力的相關工作,并且我們已經采購并將使用這種飛機。我們希望,在二十一世紀20年代早期,我們能夠實現有人機和無人機同時在航母上使用。
UCLASS系統可能從幾個競爭團隊中挑選方案,這些團隊至少包括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X-47,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由RQ-170積累的相關技術,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的“海上復仇者”(Sea Avenger)和波音公司的一種尚未明確的無人機。(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譚健美)